1947年,国民党师长张灵甫在战场上惨遭败亡,消息传开后,整个国民党阵营陷入了深深的哀痛。蒋介石得知此事后无比惋惜配资融券炒股,心情沉重,毕竟张灵甫不仅是国民党军中的中坚力量,还因为他英勇的事迹和忠诚的心态,广受上下推崇。而张灵甫死后的那一天,年仅19岁的王玉龄,才刚刚开始她的青春岁月。
当时,王玉龄虽然生活在台湾,但她凭借丈夫被追授的国民党二级中将抚恤金,过得相对宽裕。加之她天生丽质,年纪轻轻便美丽动人,这使得她成为了许多追求者的目标。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便是其中之一,他频频造访王玉龄的住处,甚至不惜使出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手段来接近她——这段尴尬的追求也成了王玉龄一生中难忘的记忆。
回溯到1903年,张灵甫出生在陕西一个普通农家。1923年,他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,才气过人的他,后因种种原因投身军旅,最终成为黄埔军校的优秀学员之一。1937年,随着抗日战争爆发,张灵甫投身战场,在“八一三”淞沪保卫战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。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,张灵甫毫不畏惧,他甩掉军服,抱着机关枪冲出战壕,带领一百多名勇敢的“敢死队”成员顽强抗击敌军。他们成功地打退了敌人七次进攻,给日军造成了800多人伤亡的重创。
展开剩余74%同年,在远离战火的湖南长沙,9岁的王玉龄和家人正经历着逃难的生活,四处流离失所。1945年秋,王玉龄和家人经历了八年的动荡生活后,终于回到了长沙。她已是17岁,明艳动人,风华正茂。正是在那一年,王玉龄与张灵甫首次相遇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王玉龄受邀前往长沙知名的“一乐也”理发厅烫发。在她坐在理发椅上时,张灵甫站在她身后,通过镜子偷偷打量她的美丽。原来,张灵甫早已听闻王家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小姐,这次正是通过部下张处长的夫人,特地安排来一见倾心。
那时,张灵甫已经年过三十,身为国民党七十四军副军长,事业蒸蒸日上。他虽然已经和原配妻子离异,但他依然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。因此,他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方式,频繁造访王家,并很快提出了结婚的要求。面对张灵甫的求婚,王玉龄也心生好感,因为她对张灵甫的个人才华和军人气质十分钦佩。张灵甫是黄埔四期的杰出学员,精通书法绘画,并且在艺术圈内也有相当的影响力。他不仅收藏了许多名家书画,还与于右任、徐悲鸿等艺术名流交情深厚。
在得到伯父伯母的支持后,王玉龄答应了张灵甫的求婚。尽管她母亲起初不同意,但在无奈之下提出,婚事需要由省政府主席来介绍。最终,婚礼如期举行,尽管当时张灵甫因升职的缘故,匆忙穿上借来的西装,在上海草草办了婚礼。
1946年8月,张灵甫带领部队从南京出征华东战场,在与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激烈对抗时,双方交战进入胶着状态。到了1947年春天,怀有身孕的王玉龄,历经长达17小时的颠簸,终于赶到前线探望丈夫,然而,一个月后,王玉龄诞下了儿子。当她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丈夫报喜时,却没想到这成为了她最后一次和丈夫通话。
1947年5月16日,孟良崮战役爆发,国民党“王牌”七十四师全军覆没,张灵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,死于山洞之中。这一战,成了王玉龄一生的巨大转折。
1949年,随着蒋介石政权的垮台,王玉龄随国民党迁往台湾,定居台北。虽然她依然拥有丈夫遗留的抚恤金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,但她的内心并未得到真正的安慰。年轻时美丽的她,依然成为了不少男子的追求对象,而蒋经国更是其中一位不懈追求者。蒋经国频繁造访王玉龄,不仅关心她的生活,还主动提出带母子二人出游。然而,这种深切的关怀让王玉龄感到极大的尴尬。最终,面对蒋经国的执着追求,王玉龄作出了离开台湾的决定。
1951年,在张灵甫去世六年后,25岁的王玉龄在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的帮助下,办好了赴美的护照,离开了熟悉的一切。她将母亲和年幼的儿子留在台湾,独自前往美国追求自己的学术梦想。
1953年,王玉龄顺利进入纽约大学财会专业,凭借她的聪慧才智与不懈努力,她一边做文秘工作维持生计,一边在大学中攻读课程。四年后,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并进入美国航空公司工作,度过了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,直到最终退休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正规实盘配资十大平台_正规配资公司网站_正规配资公司平台观点